全省少有的“一姓村”——横河头村 作者:黄崇尉 据当年“地名办”统计,山东省“一姓村”只有六处。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拆迁合并以及人口流动,现在仅存的“一姓村”就全省而言已是屈指可数的了!山东省台儿庄区横河头村就是这少之又少的“一姓村”之一了。横河头村坐落在大运河韩庄段北侧,位于XXX高速公路马兰屯段西侧,距离台儿庄古城约五公里之遥。这个村的...
谈编纂族谱的体会和感想黄崇尉 “体会”是发生过的事,“感想”是未发生的事。窃以为。在二零零六年七月下旬,我和勇男、礼坤叔侄三人,有幸去了临沂古城村的崇俭家、马场湖崇莲家、三岗村宪仁家、临沂南园敦才家等等。在崇俭家里看到了明万历三十六年的那份敕封(敕封拼音chì fēng,皇帝颁诏书封赐臣僚爵号,官位,财物,奴婢,妃妾,其它头衔等,是帝王制度的专属词汇。);我们祖孙三人在临沂寻访了两天,...
山东高端科技工程研究院赴河北省邯郸市调研考察时间:2025-05-15人气:1.7万2025年5月13日,应河北省邯郸市政府邀请,黄治中院长率领山东高端科技工程研究院团队赴河北省邯郸市调研考察。当日下午2点,在邯郸市政府会议室与邯郸市人民政府,任华山副市长及市投资促进局、文旅局、农业发展银行、产业投资集团、开发区管委会等部门领导举行座谈和交流。任华山副市长首先向考察团一行表示了欢迎和感谢。介...
世上只有妈妈好 ——写在母亲节前夕我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勤劳善良的人,她的爱心,莫若儿知;她的热情,普照家人邻里。她经常掛在嘴边的一句話,就是宽以待人,上不卑躬屈膝,下不嫌贫爱富,待乡亲邻里如同宾客。她自己不辞辛苦,体现了农村妇女的善良,养育了我们兄妹三人,含辛茹苦地抚养我們长大成人,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抗争精神。儿时的苦日子,是因为妈妈的勤劳才得以改善。好日子开始了,妈...
寻访马兰黄氏七世祖祚昌公书丹石刻 前些时日,《齐鲁晚报》驻临沂记者站的一位记者,给在枣庄电视台从事记者工作的黄家九打电话,说在费县发现一块写有“铜池竞秀”四字,落款为“琅琊黄祚昌”的明代石刻,询问他知不知道黄祚昌是何许人也。对家族历史颇有研究的家九一听顿时来了精神,黄祚昌不正是马兰黄氏六世祖和公的次子吗,得知先祖书法被发现,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事不迟疑。得知这一消息的马兰黄氏族人崇贵携夫人、儿...
明朝万历三十六年的诰命 黄崇尉这是万历三十六(1608)年的一份明朝诰命,(相当于现在国务院的一份文件或嘉奖令,圣旨好比党中央的文件吧),距今已四百零五年了。这张照片是我二00六年七月二十五日拍摄的,主人能将它保存到今天,...
累代家训之纵论 黄崇尉 家训是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它随着家庭的发展而不断 丰富、完善,与社会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公教育侄子成王要言而有信,首开了帝王家训与仕宦家训的先河。后人刻于石碑上的《包拯家训》是之。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既备受关注,也备受争议的人物。他被称...
为了先祖的安宁 一一马兰黄氏二、三世祖迁茔记 礼贵(横河头) 马兰黄氏始迁祖福公,在福建老...
费县苑上村:王雅量故居,一个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致完美融合的小山村三块奇石见证明末清初朝代更迭世事沧桑,五眼泉水是村民的长寿密码,明末王雅量更是一代贤臣,千古流芳。费县苑上村,一个遗址古迹丰富,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致完美融合的小山村。(图为苑上村天镜泉)①位于费县朱田镇西三华里的苑上村,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因明代进士王雅量在此建造别墅花园而得名。村南是由吾崮,村北为牛头山,乾河穿村而...
念奴娇惊蛰▪两会颂 一一黄崇尉雷鸣惊蛰,春潮动,雨滋华夏芳陌。万物苏萌添翠色,花绽千枝如锦。沃野耕忙,山川焕彩,处处生机勃。风光无限,九州今朝同贺。 喜看京华两会,群贤毕至,共把宏图擘。妙策频出兴国运,情系民众福祸。众志昂扬,齐心同奋进,万民共乐。中华崛起,前景明光家国。注:今日惊蛰,适逢全国“人大”与“政协”两会召开,谨此以示祝贺! 202...
山东费县历史上的王雅量 黄 超 王雅量(1566—1633),字有容,号左海,又号襟海,山东费县人,明万年三十二年进士,三十三年任山西阳城县令,因政绩卓著,入京考受广西道、四川道监察御史。曽任山东巡抚、陕西巡抚。万历四十三年至四十五年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