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和传记 黄崇尉作者:第十八世马兰黄氏崇尉浏览数:229次
黄和传记 据翰林院(相当于现在的中央书记处或中央秘书处)编修(一般来说是科举考试的殿试之后,由榜眼、探花授编修)高熙喆于同治十二年在《黄氏族谱》序载:“峄县马兰黄氏先祖原籍福建邵武府泰宁县白石堡人,其先祖系宋龙图阁大学士(谥号)黄峭(号文忠),夫人上官氏,有子二十一人。始迁祖为黄峭第四子之后裔,以军籍迁入沂州府兰山县马兰屯”。曲阜孔圣人之后孔祥珂在《黄氏重修族谱序》中也提到,“始迁祖黄福乃宋龙图阁大学士黄文忠(即峭山公)公之二十一子裔也,初迁沂后隶于峄,服畴食德。(服是从事,致力,如服田就是耕田。而畴的本意就是田地的意思。所谓食德,则是享受先人的德泽,一般指祖上做过官的意思。)阅数世而炽昌,其间科第蝉联·····” 黄和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乡试中举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成甲辰科三甲进士,即用顺天府固安县知县,为官精明,处事得当。升户部主事,出官临洮知府,正逢灾害,赈济民众数万人。升潼关兵备道。官至苑马寺卿,致仕归里。入祀沂州乡贤祠。 清康熙五十三年《固安县志》中记有:“黄和,沂州人,万历中进士知县事。浑厚精明,遇事若缓而卒无不确。” 山东费县博物馆馆藏的《琅琊集》中,载有明代左副都御史宋鸣梧撰写的《黄和墓志铭》,记述了黄和的生平过往:黄和,号慰川,生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三月十四日。万历二十八年(1600)乡试中举,万历三十二年(1604)殿试赐予三甲第一百零三位同进士出身。先观大理寺政,同年就任顺天府固安知县,续任南京户部主事、员外郎事、郎中事,再任陕西临洮知府、陕西按察司潼关兵备道副使、苑马寺卿等职。天启二年(1622),诰封中宪大夫。崇祯三年(1630)十月十三日病逝,享年七十四岁,逝后归葬于原籍。 据《沂州府志·卷之二十五·人物上》23页记载:黄和,号慰川,沂州人,万历庚子举人,甲辰进士。得遗金,揭于道还之。初筮仕( 1.古人将出做官,卜问吉凶; 2.指初出做官。),有大珰( 1.指当权的宦官。珰﹐汉代宦官充武职者的冠饰﹐后即作为宦官的代称。2.指皇亲国戚居住的地方。)弟郭成杀人,执法以治。后守临洮,岁凶(指荒年),赈活数万人。备兵潼关,军民安戢。任苑马卿,致仕归,祀乡贤。 清乾隆二十五年《沂州府志》中,亦记有黄和任官前后的几件轶事,“为诸生时,遇遗金,和揭于道还之。量能容细人而矜重名德,与人交,一心不变。初筮仕,花封历晋,冏卿其最著者。固安为京近邑,有大珰弟郭成杀人,和执法治之。守临洮,岁凶请赈,活人数万。升潼关兵备道,轻裘缓带,兵戢民安。遂简任苑马卿,未久致仕归。卒,祀兰山县乡贤祠。” 其子黄图昌,字翼明,号九如,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乙卯科亚元。崇祯元年(1628)戊辰科九名进士,刑部观政。授山西潞安府泽州知州。崇祯庚午科,山西乡试同考官篫生祠肖像 诰授奉直大夫,生于万历十六年(1588)戊子四月十九日未时,卒于崇祯十四年(1641)辛巳四月初九辰时,终年五十四岁。同年,好友史可法(明末反清名将,1645年战死扬州沙场)送“韦弦双佩”匾额。泽州名臣祠、沂州乡贤祠行诣。祥载沂州府蓝山县志。著有《静乐县志》。因黄和、黄图昌父子皆显贵,其故居地得名官宅村,在今枣庄市马兰屯镇。
注:受《中华黄姓史记》主编黄诚琼的委托而撰。
上一篇: 家谱丨记录着家族的
下一篇: 马兰黄氏之今生 黄崇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