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口村,是台儿庄马兰屯镇一个古老的村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几经风雨沧桑,现在从村中还能清晰地看到,古时候的厚墙青砖的瓦屋,残墙断壁的痕迹和零碎的砖瓦废墟,清澈透明的古石井,还有一棵不知年轮的枯槐树,这棵带有千疮万孔的身躯枯槐树歪斜在一户农家的门前,树的主干几乎枯竭,躯体上仅还有不足五公分宽度的皮连接着,就这不足五公分宽度的树皮,使这棵苍老已息的生命,顽强地又发出了新枝在向世人述说着贾口村的历史。 在广场的正中,还有一颗古老的桃叶卫茅树,老白姓俗称“小孩拳头”树,枝繁叶茂,象征着贾口村民世世代代繁荣昌盛。
-

古老的老槐树在诉说着四百年前的历史

美丽的夜来香

贾口村居住的黄姓就是从马兰屯迁居的一枝人。迁居贾口的这家黄姓很有经营头脑,利用分家时带来的有限银两,省吃俭用,全都投入到了买地上,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扩大,以及在几代人的努力下,黄家在贾口村已经拥有万贯家产,成为了方圆几百里有名的大财主,有土地无数,建有豪宅数百间,形成了十几进院落,还修建围墙和炮楼等防御设施,并且还专门建了一处马厮。

解放战争后,黄家的土地土地和财产分给了穷人,黄家大院当了政府的粮所,一个黄家豪宅,历经几代人的创建和辉煌,后来这座方圆约200米大的宅院和数百间房屋,就消声灭迹了,剩下来的,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片废墟和黄家豪宅的遗址,它也许能给我们留下寻找历史发展的足迹和黄家发展兴衰史。

黄庄大院遗址,黄家曾是著名作家贺敬之笔下《白毛女》中黄家的缩影。 目前镇政府和村注重保护历史,专门设立了文物保护室,有效传承了贾口村的历史文化底蕴。

古老的石鼓,见证着黄氏家族的兴衰

宣统皇帝钦赐的碑文

古老的石井养育着一代又一代贾口人

古时的红墙青瓦

贾口的今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