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南(马兰) 黄 氏 家 族 文 化 研 究 会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新闻详情

踏平坎坷铸辉煌

 二维码 3936
发表时间:2013-03-13 00:00

踏平坎坷铸辉煌


——记香港上联水泥集团行政总裁、天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山东联合王晁水泥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清海


走近黄海清,你会发现他历经生活磨砺的脸比料想的要生动,进一步接触,从一个成功企业家的身上你会读出更多更丰富的东西,而这时你会觉得自己于表达。

黄清海出生于福建泉州,自幼家里很穷,但其家庭教育使他励志奋发,黄清海清楚记得远在南洋的叔父的话:知识才是真正的财富。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埋下了对知识强烈的向往,所以学习非常的勤奋认真。但生不逢时,在黄清海学习正关键的时刻,学校开始“闹革命”,他不能继续上学了,也不能过多的对求知有奢侈的要求。加上家境的贫寒,只好做起了大人才可以承担的劳动重荷,上山砍柴,下河挑沙,艰苦的生活磨砺更加锻炼了他的意志。

生活没有厚待黄清海,但他自己时刻没有忘记进步求上进。几年的劳作后,黄清海入伍当兵,虽然表现出色,但因有“华侨关系”不能提干。1978年黄清海复员,回到了家乡。

时事不由人,出身不由己,但道路可以选择。复员后的黄清海,在本地小学当代课老师。白天他任教,晚上自己补习。皇天不负有心任,他终于考上了大学。在大学他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大学毕业他分配到了北京建材局工作,按理说,端上了铁饭碗,黄清海可以放松一下自己了。但他发现建材局的很多资料是英文,他就白天工作,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去学习英语,把他考大学的那股子劲又拿了出来。

机会永远只会留给准备的人。在黄清海热火朝天学习英语的时候,传来了联合国工业组织帮助中国培养十名高级企业管理人才的好消息。数千名报名者中,黄清海经过多次严格考试脱颖而出。

临出国前,黄清海的父亲对他说,到了法国要努力学习知识,学成后一定要回来为国家做贡献。他没有辜负父亲和单位的期望,在法国争分夺秒的学习,还被法国高等学校授以企业诊断师。回国后,黄清海任建材局财务处长,工作期间他深入研究中国企业亏本原因,许多大企业经常请他“诊断开方”,在他的帮助下,很多企业扭亏为盈,同时也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由于体制的局限,黄清海为了把所学知识更好的奉献给社会,实现自我,应香港联合集团的邀请,他忍痛辞去北京建材局财务处长的职务到香港联合集团任职。1984年,许多外商纷纷调走在中国的投资,为了稳住这个局面,联合集团在北京和中央领导人签下了注资30亿港元的意向书,人民日报和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使那些动摇的外商取消了抽走在华投资的念头。

2001年,黄清海出任上海联合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对其进行战略、架构、财务、文化改组,建立团队,使其由一个巨额亏损公司变成一个健康盈利的上市集团。

上联集团在成功上市后,先于2001年成功租赁山东台儿庄水泥厂日产1000吨干法水泥生产线,使该生产线当年达产达标,被评为枣庄市优秀外商投资企业,由于集团投资的成功,及与当地政府的愉快合作,又于2003年投产了一条日产2500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实现当年建造,当年投产的傲人成绩。山东的两条生产线在当地也称为深受人们好评的企业,每年实现利润数百万,上缴税金已达数千万。

在公司管理方面,黄清海独特的理念。“以自身不断变化来适应外部的不断变化”,并汲取哈佛管理的精髓和世界一流公司的先进之处。集团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黄清海总能采取有效措施,变坏事为好事,使公司不断成长。他提倡人人以“职业经理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集团现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具有高素质的合格职业经理人,该队伍还在不断的扩大之中。

黄清海对环保事业也十分的重视,先后在公司厂区植树种花,开渠河流,人工养鱼,使公司成为受各界好评的花园式工厂,为工业企业如何适应城市发展之变化探索出了一条道路。

2003年,黄清海出任天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该公司总资产近100亿港元,在国内24个城市拥有70个房地产项目。经过两年努力,在公司文化、产品定位、成本控制、人事奖罚制度等方面做了大量更符合现今管理理念及市场的改革,扭转了其在市场中的弱势。2004年,黄清海被新地产杂志评为中国最具潜力的地产上市公司。由于黄清海在香港上市公司中出色的表现,2005年被亚洲管理协会和香港城市大学授予院士学位。

黄清海还热爱公益事业,从1995年开始出任福建省福光基金会监事,该基金会致力资助有潜力的学员外出深造。黄清海深知道路及教育事业对僻远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亦不遗余力地捐款修建公路及小学,为社会略尽绵薄之力。

现在黄清海对国内发展和市场的大环境充满信心,也希望能为祖国和人民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